為推進建筑業向綠色化、低碳化、智慧化高質量發展,推動我院“城市更新與智慧建筑研發及孵化基地”高質量高水平建設,6月26日,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同濟大學共同舉辦了“城市更新與智慧建筑”學術交流會議。會議由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性能演化與控制研究團隊和我院技術骨干做學術交流,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我院1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和30余名來自高等院校、科研設計單位的外部代表參與了本次學術活動。線上參與直播觀看的人員超700人次。
本次學術交流由院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賴偉主持。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華和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分別致辭,表示愿意共同攜手圍繞行業需求,加強校企合作,共同推進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偉平教授發表了題為《基于逆向建模多特征組合的區域震害快速評估》的報告,建科院總經理吳體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發表了題為《城市更新中超限底框砌體結構建筑抗震加固的對策研究》的報告。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工系副主任宋曉濱教授、林峰教授、陳濤教授、余倩倩副教授、姜超副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木結構損傷分析和修繕加固技術研究實踐》、《地震下結構倒塌及次生災害鏈研究》、《無損檢測技術在組合結構中的應用》、《基于Fe-SMA的鋼結構疲勞性能智能控制》和《銹蝕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彎承載力》的報告。
我院標準院院長黎紅兵高級工程師、綠建中心主任高波高級工程師分別做了題為《四川建科院標準化工作實踐》和《基于監測系統的建筑調試與智慧運營》的報告。
據悉,本次學術交流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性能演化與控制研究團隊首次以整個團隊的身份集體亮相到企業交流的學術會議。本次會議不僅展示了同濟大學和四川建科院當前的研究熱點與最新成果,而且也進一步加強了校企之間的合作,為“城市更新與智慧建筑研發及孵化基地”的高水平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誕辰,本次學術交流會議的成功舉辦也是以實際行動向建黨百年致敬。四川建科院秉承“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與業界同行加強交流互鑒,共同推進建筑科技進步,共同推進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

